魏 [2] [3] [4] (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4日,史称曹魏、大魏、魏朝或魏國)共歷五帝,國祚約46年。 是中國歷史上 東漢末年 三國時期 位于北方政權國家。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魏 [2] [3] [4] (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4日,史稱曹魏、大魏、魏朝或魏國)共歷五帝,國祚約46年。 是中國歷史上 東漢末年 三國時期 位於北方政權國家。
曹魏君主,是指魏国(220年-265年)的历任皇帝,共5帝。魏国也称曹魏,是中国汉朝末期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政权。始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改汉为魏。至265年魏又被司马炎篡夺,改号为晋。
曹魏(魏,魏朝):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三国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权。始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篡汉为魏,因承继汉朝,故具法统地位。至266年魏又被司马炎篡夺,改号为晋。
2024年10月15日 · 曹魏(先魏、前魏、魏国、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曹操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增强势力,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鄉侯。二十二年(公元218年),改封魯陽侯。. 魏文帝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進爵爲公。 三年(公元222年),爲下邳王。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單父縣王。. 魏明帝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燕王。 明帝曹叡年少時與曹宇親近,即位後賜與曹宇王 …
2024年11月4日 · 曹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权,建立于公元220年,由曹操的儿子曹丕所创。曹魏在历史上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政治策略和文化发展而著称,成为三国鼎立的主要力量之一。曹魏在其存在期间,进行了多次战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在公元265年被司马氏所取代。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丞相、权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魏王,曹魏政权奠基者。曹操是太尉曹嵩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