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favism),又称胡豆黄,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蚕豆病是由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导致G-6-PD缺乏而引起的,是G-6-PD缺乏症的一种类型。其中,蚕豆病分为轻、中、重3种类型。蚕豆病常发生于初夏蚕豆成熟季节。
蚕豆病又称「蚕豆黄」,是指在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出现急性溶血现象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肤眼白发黄(黄疸)、贫血、尿液呈现酱油色(血红蛋白尿),并可伴有头昏、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2024年10月18日 · 蚕豆病的症状通常在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后12-24小时内突然发作,表现为疲乏、头晕、厌食、恶心、呕吐、黄疸、血尿、贫血等。在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遗传病,其发病常由误食蚕豆而诱发,俗称“蚕豆病”。 “蚕豆病”的症状. 1、初期症状. 起病急,1—2天内出现 急性血管内溶血 ,来势凶猛,表现为全身不适、脸色苍白、微热、头昏、倦怠无力 ...
宝宝出现蚕豆病的根本病因就是先天 g6pd 基因突变,绝大多数宝宝,是因为吃了新鲜蚕豆以及蚕豆做的食物、或一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比如某些止痛退热药、中成药、抗疟药、磺胺类、呋喃西林等等)而发病。
蚕豆病是一种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所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患者在食用蚕豆或接触特定物质后,红细胞膜易遭受氧化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一般会有疲劳与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
蚕豆病一般在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其临床表现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继而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
2024年12月5日 · 蚕豆病,一种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的疾病,由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引发,通常在蚕豆成熟季节或进食蚕豆及蚕豆制品后发病。 其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患儿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的症状。
蚕豆病起病急剧,大多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2天内发生溶血,最短者只有2小时,最长者可相隔9天。潜伏期的长短与症状的轻重无关。蚕豆病的贫血程度和症状大多很严重。症状有全身不适、疲倦乏力、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