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六祖慧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以致这句话非常著名。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完整的一句是: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024年1月3日 ·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的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 ...
应无所住其实就是我们的真心自性照而常寂的状态,所谓照即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通俗地说就是见闻觉知只是见闻觉知而己。 所谓寂即是自性本空,不立一法,通俗地说就是没有一切妄相心。
知乎,让每一次点击都充满意义 —— 欢迎来到知乎,发现问题背后的世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编者按: 麻风病,也称为汉森氏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 此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还能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传播,一般需要 5年左右的潜伏期 。
2020年5月12日 · 佛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解脱法门,是讲“随顺”的。“其心”本就不住,为什么又讲“应无所住”呢?这就是说要随顺,随顺就是菩提。 前者是为君之道,是入世修行的法门; 后者是菩提之道,是出世修心的法门。 这就是二者的差别。
美国,中国台湾 / 纪录片 / 2024-02-15 美国,中国台湾
惠能第一次有开悟的感觉,是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作为一个学僧,作为一个禅者,我第一次有开悟的体会,也是一个晚上读到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这点上,我又跟惠能比较像。
注意红色下划线,就是“应无所住”对应的梵文。na表示否定,不,无。pratiSThi表示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