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年来,安徽东至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2024年9月,“东至黑木耳”荣获“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东至县今年种植食用菌8800余亩,其中“东至黑木耳”4500亩,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达115家。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30亩,投资额9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3亿元,厂房及配套设施投资6亿元,规划建设高标准生产车间,配置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智能恒温菇房、菌种培养中心、精深加工等核心功能区,计划于2026年建成投产。建成满产后,年产值约4.6亿元,可吸纳约1000人长期稳定就业。(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
泽库县地处高原,常年气候寒冷,本地蔬菜种植受限,日常所需蔬菜大多依赖周边地区供应。由于运输距离远,不仅新鲜度难以保证,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发展榆黄菇产业,既能填补本地菌类市场的空白,又能蹚出一条特色产业路,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今年以来,云南南华县发展食用菌经营主体26户,主要种植羊肚菌、红托竹荪、赤松茸等13个品种。截至目前,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794亩,实现产量约2万吨、产值3.5亿元,食用菌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59.66%、238.43%和175.42%,实现了“开门红”。(来源:楚雄日报) ...
垣曲县交通运输局表示,开通食用菌产业专线,是该局推动产业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前期经过多次调研和实地勘察,结合产业园区和周边村镇的分布情况,精心规划线路。同时,联合公交公司做好车辆调配、安全保障等工作。未来,将持续关注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交通基 ...
近年来,甘肃清水县充分发挥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森林资源等优势,将人工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作为农业重点产业,坚持科技赋能,大力培育扶持,促使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全县已建成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43处,年挂棒2000万棒,总产值突破2亿多元,实现了园区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近日,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2025年第一朵鸡枞菌从实验室顺利出菇。这次鸡枞菌的出菇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三个月。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小林表示,这是鸡枞菌人工驯化过程中又一重大进步,意味着四川离“鸡枞自由”又近一步。
赤松茸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内地每年种植一季,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是采摘季;高原错季种植主要集中在2400米和3500米两个海拔梯度,2400米海拔范围,11月份种植,次年3月至7月上市;3500米海拔范围3月至4月种植,采摘期将从6月份持续到10 ...
玉龙绿杯菌的模式标本发现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海拔2330米的林中腐木上。它的子实体具有橄榄绿色至黑色的子实层,白色的子层托,表面具有宏观模糊不清的绒毛菌丝,丝状分支的侧丝,椭圆形至肾形的子囊孢子。
据了解,港城街道引资投入1500万元建设旺岭村农作物秸秆循环高效食用菌种植基地。该项目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建成后预计年产菌菇500万公斤,预计年营收可达2000万元以上。项目通过盘活60余亩闲置土地,为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EMPA)宣布利用蘑菇开发电池,这是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开创性尝试。这种创新的方法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真菌的代谢过程来产生电能。在阳极上,酵母菌会代谢糖,在这个过程中释放电子。相反,细胞另一端的一种白色腐烂真菌会产生一种酶 ...
据悉,开嘎村针对村内土地零散、利用率低的问题,按照“农户自愿、集体统筹、规模经营”原则,整合连片土地110亩,搭建大棚116个,引入企业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不仅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还从传统耕作中解放出来,就近参与务工,实现“租金+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