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和内脏器官的广泛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该疾病的纤维化进程难以控制,不仅会导致残疾和畸形,还会严重损害重要内脏器官,患者的10年生存率约为75%。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 ...
2024年,南京大学发表 12篇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 其中8篇为“一作+通讯”,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本周一至周五,华人学者(包括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三大顶刊 Cell、Nature、Science 共发表来 10 篇研究论文,其中,2 篇 Cell 论文,7 篇 Nature 论文,3 篇 Science 论文。2 篇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加州大学欧文分校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新型骨骼组织,为推进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5年1月10日的 Science 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Superstable lipid ...
盖世汽车讯 用于长期储存太阳能和风能的大型电池是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整合到美国电网的关键。然而,市场目前缺乏安全可靠的电池技术来支持可持续清洁能源的发展。据外媒报道,期刊《ACS Central ...
热电转换效率,包括发电和制冷性能,主要由材料的无量纲热电优值 (ZT)所决定。由ZT值的定义式 (ZT = (S2σ/κ) T)可知,在给定温度T下,高效热电材料应具备:大塞贝克系数S (以产生显著的温差电压)、高电导率σ (以减少焦耳热损耗)以及低热导率κ (以维持显著的温差)。然而,这些热电参数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限制了ZT值的提升。如何有效调控这些耦合的热电参数,成为提高热电转换效率的关键。近 ...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部在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以“Wafer-scale monolayerMoS2film integration for stable,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
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16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高比能、长寿命电池的需求愈发强烈,而全固态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比能量 ...
“CCF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就卓著、贡献巨大的资深中国计算机科技工作者 ...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刊发在国际期刊《交叉科学》上。 鸟臀类恐龙是恐龙三大主要演化支系之一,包括了为人熟知的甲龙类、剑龙类、鸭嘴龙类和角龙类等。但关于其起源,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而越早期的化石记录,越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全球发现最早的 ...
深圳新闻网2025年1月12日讯(记者 杨铭琪)1月11日,Dongbi Index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在深圳对外发布。这是中国机构首次自主系统创立和发布中国 ...
深圳新闻网2025年1月1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1月11日,东壁指数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在深圳对外发布。这是中国机构首次自主系统创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