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要解开这个谜题,首先需要确定谁是阿糖胞苷在大脑中的“内应”。神经元是高度特化的细胞,一旦成熟便不再分裂,因此,传统的化疗药物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增殖——在这里似乎并不适用。为了在庞杂的基因网络中找出关键的“内鬼”,研究人员动用了CRISPR干扰 ...
本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联合辽宁、河北、北京、天津等地20家文博机构共同打造的迄今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红山文化主题展,汇聚310件/组珍贵文物,逾四分之一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6月25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娜塔莉·波特曼将主演新片《照片51号》(Photograph ...
10 天
商业新知 on MSN豆瓣8.8,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喜欢的作者,又出新书了!人类对基因的探究始于达尔文和孟德尔,随后沃森和克拉克破解了DNA的结构,1986年首次有科学家注意到一种奇特的基因间隔序列、2001年首次将它命名为CRISPR,最后到杜德纳等人发现了CRISPR-Cas9这个基因编辑方法。
分子拥挤影响 DNA 力学和 DNA - 蛋白质相互作用,在活细胞中普遍存在。研究人员运用单分子磁镊研究有脱水或拥挤共溶质存在时的 DNA 超螺旋。发现甘油使负超螺旋 DNA 碱基对更不稳定,聚乙二醇抑制局部链分离。该研究为体内 DNA 超螺旋研究指明方向。
1953 年 2 月,沃森和克里克决定重启对 DNA 结构模型的研究。 同年 3 月,沃森和克里克在实验室中联手搭建的 DNA 双螺旋模型宣告成功。 沃森、克里克在 DNA 双螺旋模型前 多年以后,沃森回忆当时看到「照片 51 号」时的情景:「我张大了嘴,脉搏开始跳动。
每一个医生和医学生都对 DNA 的双螺旋结构耳熟能详。1962 年,三位科学家沃森(James Watson)、克里克(Francis Crick)、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因这 ...
富兰克林并不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受害者。写于1953年的一封不为人知的信件和另一篇从未刊登的新闻稿揭示了她是平等的贡献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都是20世纪最知名的科学家。他们在英国剑桥大学时期共同发表的一篇开创性论文描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70年前,这篇论文连同 ...
本篇《自然》长文共6595字,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时间不够建议可以先“浮窗”或者收藏哦。原文作者:Matthew Cobb & Nathaniel Comfort富兰克林并不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受害者。写于1953年的一封不为人知的信件和另一篇从未刊登的新闻稿揭示了她是平等的贡献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 ...
再过几天就是DNA双螺旋模型发现70周年。70年前,1953年2月28日,25岁的美国生物学博士沃森和正在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37岁英国学者克里克跨界合作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