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腔肠素h(Coelenterazine h),天然腔肠素的去羟基衍生物,是海肾荧光素酶(Rluc)的作用底物,也是水母发光蛋白的辅因子,其发光强度比天然腔肠素高10倍以上,适用于报告基因分析。
【结构特点】: Coelenterazine h是一种生物发光底物,常用于荧光素酶(如Renilla luciferase)的检测。 它是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的底物,能够被氧化产生光。 腔肠素-H对Ca²⁺更敏感,可用于测量细胞内Ca²⁺浓度的微小变化。 生物发光检测:用于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在眼科诊疗领域,玻璃体内注射 (intravitreal injections, IVIs)已成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主流治疗手段,但随之产生的大量医疗废弃物正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负担。传统IVIs操作要求使用无菌铺巾、金属开睑器和成套注射包,单次注射即产生143.2克废弃物(含134.3克塑料)。随着全球年注射量持续 ...
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创新应用,重点解析了细菌荧光素酶(FMNH2/RCHO体系)、萤火虫荧光素酶(ATP依赖型)和腔肠素(Coelenterazine)衍生系统的原理,及其在脑细胞代谢成像、神经元活动调控等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为开发穿透血脑屏障(BBB)的新型探针提供了前瞻性视角。
海肾萤光素酶催化coelenterazine发光的最强发光波长为465 nm。 通常将目的基因的5′UTR或者启动子克隆至Firefly Luciferase的上游,或者3′UTR克隆至Firefly Luciferase的下游,通过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的量来检测启动子或者调控元件的转录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