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编次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五代后周恭帝显德六年(959),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为一编,首要工作是以历代可信文献为依凭,逐年逐月逐日地叙述历史发展过程,清理历史脉络,还原历史真相。其编纂方法是先 ...
该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录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迹,成书二百九十四卷,另成《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 全书编成后,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中写道:“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 ...
他还认为司马光编纂《通鉴》的意图,不仅要给当代和后世的君臣提供治理国家的参考,从《通鉴》对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进行的细大不捐的叙述、考证,可以看到司马光在追求历史真相、还原历史过程方面,与现代学术之务明原委精神完全相通,而能超越在 ...
在本系列中,我们选取部分古籍,看看它们当年的模样。 《通鉴》括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行事,卷帜浩繁,观者有望洋之叹。加以年过六旬,记性日拙,往往前之所览,数页之后,有茫然不知为何事者。 编录金石文字,遇有缺文,则以方空代之,而经传不闻有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