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戰時曾經「予炸彈挵著」的阿公,自我有記憶以來,已經是個坐在屋簷小板凳打盹的老人,不太說話,面對孫子輩嬉鬧,就只是微笑。說話聲音沙啞,走路還是很快,最喜歡吃熱熱的稀飯攪糖。距離他在盟軍空襲受傷,差點失去性命,又多活了35年。
一塊老紅磚,從被遺棄到重生,開啟台灣循環營建的未來想像。透過建材身分證、智慧拆除與材料再利用,讓營建不再只是資源耗損的過程,而是建材價值的延續與城市記憶的保存。這場轉型,需要設計、科技、金融與政策攜手,讓每一塊磚,每一道牆,都成為永續的起點。
於台灣而言,家事、過年回誰家,屬於「夫妻自己商定」的範疇,台灣的法規在性別平等層面逐漸完善,但媒體仍在建構一個「好媳婦」該有的範本,;而在北京,女生在家庭中表現強勢,男性煮飯洗碗「疼老婆」是尋常,但當這些強勢的女性面對職場等社會結構性的不平等,又顯得 ...
日劇《老菜鳥》37歲運動員的退役困境:心態不變,到哪裡都不適應 ...
2025年4月16日,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演說,與拉詹對談引發美國政經震撼。鮑爾談及利率、通膨、貿易政策與數位貨幣,清楚描繪聯準會對當前經濟情勢的判斷與隱憂。本文摘要重點,搭配背景解釋,讓非專業讀者也能掌握此重要談話的核心。
在「掃QR ...
崔末順教授於「越戰與東亞」系列講座深入剖析韓國出兵越南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背景,並探討越戰如何形塑韓國的現代國家體制與歷史記憶。從冷戰觀點切入,探討韓國出兵越南的政治正當性、經濟利益與社會創傷,並反思越戰如何成為韓國「被遺忘的戰爭」。
當我們看到我們感到絕望的事物時,不要忘記還有更多我們看不見的東西,而其中有許多是美好的。這並不是為了補償、平衡或抵消。世界上某處的恐怖、貧困、不公義,永遠不會被另一處的喜悅、美好、純潔所洗刷、補償、抹除。但是這些喜悅、美好、純潔幫助我們不要陷入絕對絕 ...
在《外交事務》刊登的〈台灣執念〉(The Taiwan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不是愛情,而是一段無法選擇、無從思考的創傷經驗。這樣突如其來、還沒準備好的性,太過強烈粗暴,成為一個無法理解的處境,超過一個13歲女孩所能承受,無法思考,使人困惑,這就是創傷。然而這個創傷,卻還混雜著自身是否真的誘惑了老師的罪疚感 ...
1952年9月,國民黨羅織罪名將高一生逮捕,在台北軍法處看守所關押了1年7個多月後(1954年4月),以叛亂罪及貪污罪被判處死刑。其次子高英傑在晚年撰述《拉拉庫斯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那段歲月》書中感懷: ...
從亞亞的言論風波到富察因出版自由被判刑,再到中國新住民收到除籍補件通知,台灣社會對中國新住民的態度正面臨重大轉折。收到這些行政通知的新住民,並沒有發表對台灣不友善的言論,我認識的許多中國新住民及其子女,就是像富察一樣認同台灣民主的公民。台灣人可以把戶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