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DNA不会说谎(DNA doesn't lie),”兽医科学系教授、研究共同作者Ted Kalbfleisch说。“基因组的这种变化与短距离、快节奏比赛日益流行相一致,并展示了育种决策如何在品种的基因构成上留下可测量的印记。” ...
当你清晨剥开香蕉时,这个看似普通的动作实则正在触发一场跨越15亿年的基因对话。最新研究揭示,这根黄色果实与你共享着60%的遗传密码,这个数字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这些共享基因可追溯至原始真核生物时期,堪称地球生命的"基础操作系统"。谷歌快排.xyz ...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16 小时
迄今最全面跨代遗传变化图谱绘成
由美国犹他大学健康中心、华盛顿大学、PacBio公司及其他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多种DNA测序技术,开发出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跨代遗传变化图谱。这项研究揭示了人类基因组某些部分的变化速度远超之前的认知,为深入探究人类疾病与进化的根源提供了新视角。该研究成果2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为探究 CDC45 突变对 DNA 复制和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相关氨基酸替换的突变体。结果发现,CDC45 突变会导致 DNA 复制缺陷、突变率增加等。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与 CDC45 相关的疾病,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在生命的微观世界里,遗传信息的忠实复制就像 ...
由美国犹他大学健康中心、华盛顿大学、PacBio公司及其他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多种DNA测序技术,开发出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跨代遗传变化图谱。这项研究揭示了人类基因组某些部分的变化速度远超之前的认知,为深入探究人类疾病与进化的根源提供了新视角。该研究成果2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在研究和改造细菌时,基因组修饰面临难题,噬菌体编码的单链 DNA 退火蛋白(SSAPs)宿主范围窄。研究人员开展了对 227 种 SSAPs 文库的研究,发现其能在 6 种不同细菌中实现高效基因组编辑,有助于加速细菌遗传学研究。
由美国犹他大学健康中心、华盛顿大学、PacBio公司及其他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多种DNA测序技术,开发出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跨代遗传变化图谱。这项研究揭示了人类基因组某些部分的变化速度远超之前的认知,为深入探究人类疾病与进化的根源提供了新视角。该研究成果2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直播吧04月23日讯 在马德里劳伦斯颁奖典礼间隙,《米兰体育报》与古利特进行了一次对话,这位米兰名宿反复强调一个词:DNA。这三个字母承载了太多内涵:基因印记、根源、文化、理念、风格。古利特用DNA解读米兰。并就米兰德比、 安切洛蒂 等话题展开讨论: ...
而陆地棉的着丝粒比较特殊,主要由反转录转座子构成,这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并插入到基因组不同位置的DNA序列。 但是,当团队获得了高质量的 ...
于梅君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 近日,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冰原狼”的原型从荧幕跃入现实: 三只基因改造幼狼的诞生,意味着灭绝约1.3万年的恐狼复活。已灭绝物种是如何复活的?这是科技进步还是生态挑战? 传奇:恐狼与“冰原狼”,现实与魔幻交织 ...
据《每日科技网》(scitechdaily)报导,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INRS)最新研究发现全新酵素家族“Ssn”,能够精准锁定并切割单股DNA,为基因编辑技术开创全新可能性。此突破性成果3月10日登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现已进入专利申请程序。
定制基因库是公司利用其独家拥有的探路者DNA组装技术制备而成。公司创始人陈曦博士及团队通过数年攻坚研究,成功证明了DNA折叠、杂交、酶促连接等过程完全可以在仿真算法中得到足够精细、准确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