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优化
English
全部
Copilot
图片
视频
地图
资讯
购物
更多
航班
旅游
酒店
搜索
笔记本
Top stories
Sports
U.S.
Local
World
Science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Business
More
Politics
过去 30 天
时间不限
过去 1 小时
过去 24 小时
过去 7 天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5 天
科学家破解DNA分离难题,推出同心圆高分子新方法
科学家们在高分子分离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同心圆状”分离方法。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能够有效地分离纯序列几乎相同的DNA,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科学家的生物分子分离问题,还为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前景。这项新技术的发布标志着科学家们在理解和操控生物分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可能会改变未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方式。
7 天
DNA纳米机器人可改造人造细胞 为合成生物学发展提供全新工具
近日,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项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他们开发出一种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DNA纳米机器人。这一创新技术不仅能有效改造人造细胞的脂质膜形状和通透性,还为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全新的可能。
来自MSN
9 天
纳米技术里程碑:DNA马达达到30纳米/秒的速度
研究人员利用他们对分子马达的理解来改进纳米级人工马达,旨在弥合人工马达和运动蛋白之间的速度差距。
潇湘晨报 on MSN
1 天
贝努小行星存在众多与生命相关的分子
日本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九州大学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发表的这份公报说,他们参与的研究团队分析了从碳质小行星贝努带回地球的样本,发现里面包括约一万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33种,其中14种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含氮杂环化合物23种,其中包括地球生命遗传物质所必需的全部5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此外,样本中还发现了大量未知的有机化合物。
9 天
1006592-62-6,Biotin-PEG4-Amine-C6-Azide可以用来标记DNA片段,便于DNA的检测 ...
蛋白质标记:由于含有生物素基团,Biotin-PEG4-Amine-C6-Azide可以与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等蛋白质紧密结合,从而用于蛋白质标记、检测和定量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
生物通
12 天
教科书需要重写:导致急性晒伤的主要原因是RNA,而不是DNA
晒伤传统上被认为是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然而,哥本哈根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另一种重要的细胞分子RNA在引发急性晒伤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都被告知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要避免阳光直射,找阴凉处,涂防晒霜,戴上帽子。
10 天
on MSN
研究人员改进纳米级人造马达 速度达到每秒30纳米
微小的人造马达利用DNA和RNA的结构,通过酶促 RNA 降解产生运动。 简单地说,它们通过偏布朗运动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运动。研究人员利用他们对分子马达的理解来改进纳米级人造马达,旨在缩小人造马达和马达蛋白之间的速度差距。DNA 纳米粒子马达能与马达蛋白一起加速吗? 图片来源:插图:Takanori Harashima这些电机通过一种被称为"烧桥"布朗棘轮的机制运行。 在这一过程中,马达在"烧毁" ...
生物通
8 天
Cell发现塑造我们DNA的蛋白质机器可以改变方向
来自代尔夫特、维也纳和洛桑的科学家发现,塑造我们DNA的蛋白质机器可以改变方向。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所谓的SMC马达只能向一个方向移动。这一发现发表在《细胞》杂志上,是理解这些马达如何塑造我们的基因组和调节我们的基因的关键。
IT之家
7 天
科学家开发出“可改造人造细胞”的 DNA 纳米机器人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 DNA 纳米机器人的转化可以与 GUV 的变形以及模型 GUV 膜中合成通道的形成相结合。这些通道允许大分子通过膜,并且可以在需要时重新密封。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 DNA 纳米机器人来设计 GUV 的形状和配置,以在膜中形成传输通道,”该 ...
小熊财经 on MSN
7 天
DNA纳米机器人:重塑人造细胞,开启精准药物输送新时代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近期传来了一则令人瞩目的科研进展。一支由多国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多位中国学生和教授,成功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DNA纳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改造人造细胞。
北青网 on MSN
7 天
DNA纳米机器人可改造人造细胞
可重构DNA纳米机器人在合成细胞表面工作。图片来源: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
一点资讯 on MSN
6 天
引发晒伤的“元凶”为RNA而非DNA受损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多年来,教科书和皮肤科医生一直告诉人们,晒伤主要与DNA损伤有关。然而,发表在《分子细胞》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实际上,是RNA损伤引发了晒伤时的急性炎症反应。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了一种名为ZAKα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作为细胞应激传感器,能够检测紫外线辐射对信使RNA(mRNA)的破坏,记录RNA损伤,传导炎症信号,并聚集免疫细胞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