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年盛夏,110千伏浩门变电站的电缆沟内, 王一博 蜷缩在不足1米高的沟道里,手电筒的光束扫过锈蚀的支架。这是青海首个带电改造电缆沟工程。那段时间,王一博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中国作协会员、衢州市作协主席余风是浙江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高原风光和援藏使命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文学灵感,让他创作出了《从0到5000米——一位援藏人的雪域诗路》。见面会上,余风分享了他的援藏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
随着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把光伏“搬”上雪域高原变为现实。随着华电西藏山南乃东才朋光伏项目一、二期先后投产发电,缓解了藏中地区冬春季节区域性、季节性电力供需矛盾,开启了光伏+储能能源保供的新局面,也提高了西藏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电力保障能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历史长河中,从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下称十八军)到如今扎根高原的驻地官兵,雪域高原无数次地见证了“金珠玛米”(藏语意为“解放军”)和高原儿女鱼水情深故事的诞生和传扬。
在平均海拔3800米的雪域高原上,一场承载着希望与热爱的公益活动于近日隆重举行。
作品简介:(作者自述)拍摄于上海苑平剧场藏戏演出“谢幕”时。藏戏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集神话、传说、民歌、舞蹈、杂技等多种民间文学艺术与宗教仪式乐舞为一体的戏种。
“直播+”激活高原造血功能——黑龙江数字经济援藏书写新时代“龙藏情”,高原,援藏,黑龙江,西藏,直播,雪域高原 ...
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近五年来,中国农业大学近3000名优秀学子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云 ...
从果洛乘火车到西宁,从西宁驱车抵达兰州,从兰州搭乘飞机来到上海……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拉智觉热艺术团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跋涉后,第一时间出现在上海沪剧院的彩排现场。记者见到26岁年轻的艺术团团长才索,穿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小伙子腼腆地说:“虽然路远但不累,大家都很快进入(演出)状态。” ...
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超过1.8万公里,是“海洋+光伏”模式的绝佳试验场。纪录片镜头来到山东省东营市,没有前人经验、没有过往借鉴,勤劳勇敢的能源人在离岸8公里的开放海域上,打造了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
林芝野桃树果核光滑,又名光核桃,分布在海拔2600米至3200米的河谷地带,具有耐旱耐瘠、抗病抗寒、寿命长等特点。海拔垂直分布拉长了林芝桃花的花期,全市桃花观赏期持续近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