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英格兰运动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40岁后,日常活动量极少的人群,每日步行时长增加至111.2分钟,整体寿命有望延长近10.9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都参加社交活动的老人更长寿。增加交流频率能活络面部肌肉,倾听和表达还可提升大脑理解、传递信息的能力,使思维更敏捷、语言更流畅。
今年什么口味粽子最火古人认为糯米养胃健脾,但很多人吃完粽子等糯米制品后,却觉得难以消化。糯米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其实,刚煮好的糯米饭、糯米粥,都是容易消化的食品,养胃健脾。之所以说糯米不好消化,可能是3种情况:1.搭配不好消化的配料。2.冷了后黏性变大。3.一次吃太多。所以,吃粽子等糯米制品时,尽量趁热吃,并且要细嚼慢咽。(生命时报)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连州市委老干部局邀请连州市人民医院慢病管理健康护理团队,在市老干部大学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慢病管理健康讲座。此次讲座涵盖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老年专科三部分内容,吸引了众 ...
5月23日,一名小伙的减肥经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位小伙每天都在同一家餐馆吃鸡腿饭,连续吃了28天后,声称自己瘦了十多斤。对此,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减肥方法,但也有人表示怀疑。
细嚼慢咽,认真品味清东陵的石雕艺术 张玉洁 ...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面对传统美食,糖尿病患者向医生发问: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粽子?怎么吃才科学健康?……5月25日,市第二人民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婷提醒,粽子虽味美,但要控制食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科学搭配,正确选粽,这样可 ...
“放屁”是人体最自然的生理现象之一,却常常被贴上“不雅”“尴尬”的标签。然而,科学研究表明,放屁其实是肠道健康的“晴雨表”,它的频率、气味甚至声音,都可能反映身体的潜在问题。
尽管长寿老人们存在生活习惯、饮食上的偏好和差异,但他们大都有个共同特征——勤快。这份勤快并非单纯的身体忙碌或高强度运动,总结起来可概括为“四勤”。长寿者勤用4个器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分会名誉会长张韬玉说,“四勤”主要体现在4个器官上。腿勤 ...
吃饭太快可能会长胖,建议细嚼慢咽 ...
每顿饭维持至少20分钟,避免吃得太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健康人群应花费15-20分钟吃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即等同于每口饭嚼20-22下。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群体,建议咀嚼25次以上,以防消化不良。
金薇薇曾对医院体重管理营的95名参营学员做过统计。这些原本BMI指数≥28的学员,通过21天的纯饮食减脂管理,严格遵守“细嚼慢咽”的人员21天平均减重≥5.5斤,人体成分检查显示内脏脂肪面积VFA (㎝2)人均下降12%,肥胖人员的脂肪肝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