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建议相关部门及时为“溜号”干部挂挂号、问问诊,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要对考核的精准度、干部的思想动态、履职的压力负担、单位的工作氛围等进行全面审视,既消除“溜号”的土壤,也厚植奋进的共识,引导“溜号”干部回归到干事创业的正轨上来。
为“溜号”干部挂个号问问诊 版次:3 来源:新华日报 2024年05月13日 ...
原标题:给“溜号”干部挂挂号 当前,职场中“出勤不出力”“人在心不在”等现象引人关注,一些人虽然身在岗位,但心早已“溜号”。在一些机关单位,这种不实际离职但也不努力工作的“精神溜号”状态在一些年轻人和非领导职务干部群体中同样存在。(4月22日《半月谈》) 在电视剧《人民 ...
在一些机关单位,这种不实际离职但也不努力工作的“精神溜号”状态在一些年轻人和非领导职务干部群体中同样存在。 (4月22日《半月谈》) ...
1. 职场中“精神溜号”现象引发关注,一些年轻人和非领导职务干部对工作失去激情。 2. 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职场倦怠、对工作环境不满或对职业 ...
个别党员干部“精神溜号”不容忽视,是隐藏在基层干部队伍中的“溃堤蚁穴”,必须予以根治。作为党员干部,要摆正心态,从思想上摒弃“工作分好坏,干事论大小”的落后思维,树立起干事创业的“大情怀”,不搞“自我设计”“自我包装”,不在政治忠诚上“偷工减料”,把忠诚干净担当 ...
在一些机关单位,这种不实际离职但也不努力工作的“精神溜号”状态在一些年轻人和非领导职务干部群体中同样存在。 他们为何对工作失去激情? (《半月谈》2024年第7期) 干事担当是为政之本,是党员干部职责所在。
“精神溜号”背后折射三重困境 受访人士认为,“精神溜号”现象在职场中时有发生,折射出一种不健康的职场生态。 这既与劳动者自身工作心态密不可分,也与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息息相关。 ——职场倦怠,对工作形成抵触心理。
近年来,职场“精神溜号”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少人持续性地做“仰卧起坐”——躺平但不完全躺平,摆烂但不完全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