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傳媒周三(5日)報道,當地最大海龜棲息地、昆士蘭省蒙利普斯(Mon Repos)海灘自去年11月以來,破紀錄迎來超過500隻瀕危雌性赤蠵龜上岸築巢產卵,產下約26.5萬隻蛋,是1970年代以來最多,預料海龜幼崽將在3月左右出世。
對此,網友紛紛留言,「如果2月對比同期還是衰退,那這份公告就尷尬了」、「居然還比去年爛,一山還有一山爛」、「蒸的丸惹」、「台塑也是蠻扯的,去年已經減一年了還能減喔」、「被卷死了!塑化,蛋雕!」、「高汙染低獲利的慘業收一收啦」、「有反彈逃命波記得跑,還想抄底?套爛你~」、「拉高只是為了可以再破底」、「準備下市吧」、「一個時代的結束,這個應該沒得救了吧」、「海龜就別救了,救救四寶吧」、「傳產悲歌,那天 ...
專門生產泳池清潔機器人的製造商 Beatbot 於日前的 CES 中,展示了其最新力作「水陸兩棲機器海龜」(Amphibious RoboTurtle)原型機,這款仿生機器人的問世,不僅展現了科技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更為海洋研究與災害應變帶來嶄新的可能性。 機器人結構創新 ...
該展覽名是《最慢的生存者》 (Survival of the Slowest) ,策展人Joaquin Marquez表示,展覽希望令參觀者知道這些動物如何能夠生存至今,並具備一些通常不為人知的適應能力,更可能讓參觀者親自接觸不同動物。
Smithsonian Mag報導,蛇頸龍是一種擁有長頸的爬行動物,曾在大約6600萬至2億1500萬年前的海洋中巡游。過去古生物學家只能透過研究他們的化石骨骼推論外型,一項新發現為蛇頸龍找到了罕見的證據。
廢除塑膠飲管的浪潮可追溯至2011年由1名佛蒙特州(Vermont)的兒童發起,並在2015年一段YouTube流傳的影片受到全球重視,當時片段顯示有海龜的鼻遭塑膠飲管堵塞,不少網民甚至名人紛紛發起「走塑」活動,將塑膠飲管與破壞環境劃上等號。
奧運兩屆跳水金牌選手全紅嬋老家位於湛江市麻章區,其實麻章區有不少旅遊好去處,必去國家4A級旅遊景點湖光岩風景區,被聯合國地質專家稱為研究地球和地質科學的「天然年鑑」,也是湛江八景的第一位。園區有二十多個景點,包括中國唯一的火山口形成的瑪珥湖、火山地質 ...
蛇prise!蛇麼攏賀!明(8)日起家扶基金會串聯全台各中心,辦理共124場「無窮世代新春義賣」,盼在新春開工送暖,助貧童喜迎新學期!澎湖家扶中心2月11日(二)至02月13日(四)於外垵温王宮元宵廟會現場進行「新春義賣」活動,所得將全數捐「無窮世代 ...
研究人員在分析化石時,驚訝地發現皮膚細胞仍然清晰可見,這些細胞已經存在1.83億年,並與現代動物皮膚結構極為相似。這是科學界首次在蛇頸龍化石中觀察到這種程度的細胞保存,顯示某些化石環境可使細胞結構歷經數億年仍保持良好狀態。這一發現不僅提升了對蛇頸龍外觀與生理特徵的理解,也突顯了化石軟組織在重建遠古生物學特徵中的價值。
畢倫和妻子是泰國南部邦瓦區的漁民,他們靠這一片海養家活口。然而在20年前,同樣的海因為規模9.1的強震引發南亞大海嘯,奪走畢倫的父母,當時8歲的他成了孤兒。而和他一樣遭遇的孩子,光是在泰國就有1千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