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耶鲁大学正在上演一部名为《哥本哈根》的戏剧,探讨量子理论与战争伦理,通过虚构的物理学家海森堡与玻尔的会晤引发深思。这场演出是耶鲁量子研究所为让公众更易理解量子科学而进行的艺术探索的一部分。 该戏剧由一支拥有科学与戏剧背景的导演团队执导,旨在通过隐喻和戏剧化的表现方式,吸引观众了解量子科学的核心概念。演出定于5月29日在耶鲁大学施瓦茨曼中心上演,9月将在康涅狄格大学再次演出。 《哥本哈根》是迈克尔· ...
本文深度梳理了德国物理学家兼哲学家格蕾特·赫尔曼(Grete Hermann)的开创性工作。赫尔曼曾与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
研究人员构建长度可控的自旋 - 1/2 海森堡链,探究自旋激发特性,为量子自旋体系研究提供新视角。 从理论上讲,反铁磁海森堡链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激发光谱:整数自旋链是有能隙的,而半整数自旋链是无能隙的。然而在有限长度的半整数自旋链中,量子化 ...
2025年是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YQ),100年前的1925年,年轻的海森堡在荒芜、偏僻的黑尔戈兰岛(Heligoland ...
摘要 海森堡是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海森堡引入了半量子数,提出了研究原子问题关注可观测量的思路,给出了引出矩阵力学的求和规则,基于波动力学处理多体问题提出了交换能的概念进而建立了铁磁模型,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 ...
几个月后,他戴上了木制的假肢,且从此走路一瘸一拐。 1929年,特勒转到莱比锡大学,导师为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年)。海森堡也曾经是索末菲的学生,当时只有28岁,但因为在几年前建立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矩阵力学),已是当时全世界最杰出 ...
联合研究团队在高品质因子的超导微波谐振腔中成功制备了高达 100 个光子的福克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接近海森堡极限的量子增强精密测量技术,展示了大光子福克态(Fock states)在高精度量子探测中的优势,为高精度量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联合研究团队在高品质因子的超导微波谐振腔中成功制备了高达 100 个光子的福克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接近海森堡极限的量子增强精密测量技术 ...
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与香港大学合作,利用量子不确定因果序实现了超越海森堡极限精度的量子精密测量。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xperimental super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