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剧团大师表演提线木偶,看完终于知道,为何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
——已过花甲之年的李树建是当代豫剧领军人物。他最近“折腾”的一件事是推动中国戏曲学院、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联合举办表演进修班。学员主要是基层民营剧团演员、新文艺群体成员、热心戏曲公益传播的票友和他的几位“洋弟子”。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姚惠 当舞蹈的流动韵律、诗歌的隐喻修辞与剧场的空间叙事碰撞,一场关于“手”的跨界实验正在勾勒大湾区的文化肖像 ——《THE HAND:从前有只手》。 剧照。摄影:徐达翔 这部由广东现代舞团、珠海金湾艺术中心与澳门小城实验剧团三方联合出品的作品,由澳门导演谭智泉执导,诗人席地参与文本创作,以 “手” 为意象载体,通过现代舞的流动韵律、诗歌的隐喻修辞与剧场的空间叙事,解码大湾 ...
最近,95后公认的大帅哥张凌赫挺忙! 一方面,他和赵今麦主演的《樱桃琥珀》正在热播,因此他这两天需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 另一方面,他和王楚然搭档的新剧《这一秒过火》也正在热拍中,路透不断。
一元钱微不足道,却能让老百姓欣赏一台大戏,打出一个响当当的公益文化活动品牌。 2007年11月,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渭南市委宣传部和原市文化局正式推出“一元剧场”,由渭南市秦腔剧团组织实施,每周末举办传统剧目、小戏小品、折子戏专场演出,探索政府支持、企业联姻、院团服务、百姓受惠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这样的探索值得肯定。戏剧不是博物馆里的艺术,要“图存”就得有观众,想让年轻人买单就得符合现代审美。因此,直面传统戏剧老把式与当代观众新期待之间的碰撞,瞄准戏剧失“戏”的关键环节,从剧本打造、灯光舞美、表演节奏等方面入手求新求变,才能让传统戏剧具备一眼抓住观众的“颜值”和“气质”。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马燕 徐敏) 7月12日,乌鲁木齐第三届“丝路戏韵 亮相天山”戏曲艺术周的系列曲目之一,由兵团猛进秦剧团精心排演的秦腔名剧《火焰驹》在十二师精彩亮相。
1989年出生的鲍陈热,加入台州乱弹剧团,也是机缘巧合。她出生在金华武义县,爷爷和姑姑都是婺剧演员,常在当地草台戏班演出。少时的鲍陈热,总是猫在幕布后,用爷爷做的旧木偶,跟着舞台上的唱腔鼓点牵线比划。12岁时,她考入兰香艺术学校,系统学习婺剧表演。当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会为台州乱弹奉献最好的年华。
近日,小台灯青少年剧团520平方米培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这支曾带领“零基础”学生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公益团队,今年面向北京市海选30名新团员。暑假期间,团队将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在培训基地开展原创剧目集训,为后续的剧场演出和社区巡演做准备。
《我选择出生》由高原编剧、彭远江导演。故事设定在未来世界,人类可以通过脑波技术与胎儿交流。父母要如实向胎儿介绍家庭情况,并回答胎儿想问的所有问题,之后由胎儿自主决定是否降生到这个世界。舞台上,四组命运各异的家庭,四段或温情或沉重的对话,展现了不同家庭 ...
中国日报新疆乌鲁木齐7月13日电 7月12日下午,由乌鲁木齐秦剧团主演的秦腔《双官诰》在新疆乌鲁木齐秦剧院,精彩亮相。 戏剧演绎。张淑琴摄 ...
19时许,王打刁村戏台灯火通明,百余名村民及周边村群众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传统艺术的魅力中。唐剧团的演出以器乐合奏拉开序幕,随后唐剧、评剧经典选段轮番上演,演员们以精湛的唱功和生动的表演,将《红色娘子军》《红云崖》《人影》《秦香莲》等剧目中的情感与故事娓娓道来,赢得现场掌声不断。歌曲演唱、四胡独奏等节目穿插其中,为观众带来多元的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