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你是一个单身女性,正在熟睡,半夜被一阵莫名的动静惊醒,转头一看,床边有个蒙面的陌生男人正直勾勾瞪着着你,还要往你被窝里爬,恐怖程度简直不亚于撞鬼。
文化中国行丨新年遇新展,博物馆里过大年,博物馆,非遗,过大年,首都博物馆,木版,瞻园 ...
立春打春牛:击罢泥牛物候新 ...
区别于民间年画的浓烈,苏州文人创作的《岁朝清供图》另有一番清雅:青瓷瓶插红梅,佛手旁置古籍,再配两句咏春诗。这类年画多流向书香门第,却在战乱年代意外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春节,这个属于中国人的节日,牢牢镌刻着一代代的习俗文化、家庭团圆与美好期盼。2025乙巳蛇年首个“非遗版”中国春节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热火朝天的展开。让我们“乙”起共赴繁花“巳”锦的盛世华年。国家级非遗项目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
苏州古城里,大街小巷红灯笼高挂,年味浓浓。在隐藏于小巷深处的朴园内一幢两层小楼里,80后桃花坞木版年画艺人杜洋正准备赶印蛇年新款年画《巳时如意》,整张年画以菖蒲为背景,画面中心灵动柔美的金蛇和银蛇蜿蜒盘旋,有着事事如意、坚韧不拔等寓意。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都使用了哪吒这一形象。在这两部电影中,哪吒肩负重任,一路成长为捍卫正义的英雄,而作为中国神话故事中独特的儿童形象,哪吒一直深受欢迎。
南海网2月1日消息(记者 丁文文)春节假期过半,海口依托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持续扩大旅文产品供给,提升旅游体验,景区主题节庆活动频出,点燃游客出游热情。
“扫完年尘贴年画”。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样式,寓意喜庆吉祥,在民间广为流传。不少地方有农历春节贴年画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景。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属于套色木刻版画,色彩鲜艳、风格古朴、内容丰富。
南海网1月30日消息(记者 丁文文)新年新气象,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下称“海野”)春节假期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灵蛇迎春·万物复苏”的欢乐时光。
20世纪50年代后,春节前团年习俗依旧。正月初一至初三,为国家法定假日,有各种文艺表演。除传统的龙灯、车灯外,有秧歌、腰鼓队等上街表演。1958年,提倡“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机关、企业职工和居民节日三天送肥、植树。1977年起,春节期间城区内高大建筑插彩旗、扎彩色牌坊、张挂彩灯,机关、单位大门挂宫灯、彩灯、大圆灯。贴春联习俗也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中迅速恢复。舞龙耍狮、秧歌队、彩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