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房屋稅5月開徵,這是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新制上路後首次開徵,114年期房屋稅開徵件數963.11萬件,稅額1028.42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分別成長1.95%及12.87%,稅收大幅成長主要是來自於非自住稅額的增加,六都房屋稅開徵稅額占全國總開 ...
據實價登錄資料,盤點近一年台北市各行政區總價1,000萬元以下住宅交易情形,其中萬華區住宅交易占比最高,顯示萬華區是北市最容易找到總價1,000萬元住宅的區域。
由於今年房屋稅的自住稅率適用要件,是首次新增戶籍登記,財政部為維護屋主權益,將申請截止日放寬到6月2號,呼籲房屋符合自住條件,但還沒有提出申請適用自住稅率的房屋持有人,在寬限期截止前遷入戶籍,同時向地方稅稽徵機關申報,等於要跑兩個地方,先去戶政事務所 ...
為抑制囤房、鼓勵房屋有效利用,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新制從2024年7月1日施行,今年(2025年)5月首次開徵。新北市稅捐稽徵處處長黃育民提醒,新制針對不同房屋用途設計差別稅率,藉此加重空屋、多屋族持有閒置房屋的稅負成本,並同步調降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 ...
據統計,財政部指出,歷年地價稅、房屋稅高齡納稅人的性別差異,戶數大致呈現男多於女,但差距逐年縮小,反映高齡女性經濟能力提高,113年地價稅男女性戶數占比相差3.8個百分點,房屋稅相差6.4個百分點,差距齊創歷年最小。
選哪個更好?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透露近日開始規劃買房,然而公教和新青安之間的選擇卻讓他非常猶豫,同時他也相信許多人會遇到和他一樣的問題。他表示如果選新青安可以省下一年內的利率差,但在明年就會結束,對此網友回覆「剩一年了秒選公教」。
郭彥廷代書於Dcard發文,針對民眾在不動產傳承規劃時常見的疑問,詳細解析「買賣、贈與、繼承」三大主要方式的課稅差異、操作流程與風險注意事項。郭彥廷表示,沒有一體適用的通則,「買賣、贈與、繼承各有優劣,應依照實際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做法」。
黃育民分析,今年全國非自住房屋共約175萬件,其中屬「其他非自住」的約135萬件,雖然只占總戶數的14%,課稅金額卻高達201億元,成為今年房屋稅額創新高的重要推力。
原PO觀察,收到今年房屋稅單,意外發現比預期便宜,稅率從1.2%變成1%,上網查才知道「自住且全國僅一間」可享優惠稅率;他不解為何政府「突然」調降,認為這樣是否會被質疑「持有成本比牌照稅還低」?
近期一位網友在《Dcard購屋板》上發文表示,自己簽約買下預售屋後,想反悔解約,但已繳的訂金與簽約金加總高達87萬,詢問是否「一定得賠總價15%」。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烈回應,掀起一波「預售解約怎麼賠」的討論熱潮。
很多人以為房地產只能靠「低買高賣」賺一筆,但這個年代,靠短期炒作價差的風險越來越高,尤其政策與稅制趨嚴。 這不只是讓你「輕鬆持有」,更是「複製資產、擴張槓桿的關鍵時機」。善用這段時間,你可以從一間房,滾出兩間、四間、八間的資產體系。
買房不該只為了買 裝潢 、買漂亮,也是買地段、買結構、買潛力,漂漂亮亮的新房,多半 公設比 重、單價高,轉手不易,這些都是買房人需要注意的地方。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