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第一件事:据人民日报报道,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北斗系统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并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目前,尼日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等30多个非洲国家已建设北斗CORS站。
在政策持续推动、技术迭代、需求牵引等多重驱动下,2024年,北斗系统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其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时空信息服务等核心能力,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北斗跨界融合不断深化,与5G、AI、物联网技术结合,催生出无人农场、数字工地等 ...
中国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两个大国之间的技术和地缘政治角力开辟了一条新战线。中国5月18日发布了《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产业,尤其是北 ...
如果美国对北斗实施制裁,不仅会扰乱全球供应链,还可能损害美国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利益。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单边制裁行为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北斗系统的成功正是全球经济合作的一个缩影,美国若对其制裁,无异于与全球市场对抗。
会议对能源行业前期北斗规模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各能源企业大力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成效显著 ,行业服务保障水平持续 提高,规模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国际化加速拓展。会议要求, 各单位要加强经验交流, ...
夏收农机具主要有联合收割机、打捆机和烘干机。联合收割机主要对小麦、水稻等作物进行收割、脱粒、清选一体化作业。打捆机则将秸秆进行压缩成捆,便于运输和再利用。最后烘干机会对新收的粮食快速进行烘干,防止霉变、避免减产。
根据《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8.21%,达4059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折射出卫星导航技术强大的经济辐射效应——其衍生价值已占据行业总体产值的70.49%,成为驱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
本报记者  范昊天 2021年,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上,刘经南作主旨演讲。马  健摄(影像中国) 北斗卫星模型。唐 克摄(影像中国) 人物小传 ...
央视网消息:5月18日,《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海格通信(002465)新注册了3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海格海用北斗高精度导航基准系统功能软件V1.0》、《海格船载北斗三号终端导航功能软件V1.0》、《海格一款数据链终端测试软件V1.0》等。今年以来海格通信新注册软件著作权3 ...
央视网消息: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
南风吹五月,又闻新麦香。连日来,多地小麦开镰收割,夏收大幕由南到北陆续开启。当前,我国小麦机收率达到97.8%,农机在麦收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配备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农机,正成为夏收的主力军,为夏收进度和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