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丹尼索瓦人到臺灣》特展以「來自海底的化石瑰寶」、「從澎湖1號說起」、「揭露丹尼索瓦人的證據」、「古蛋白質的新工具」4個面向串起橫跨10年的研究故事,展場一隅還有澎湖水道漁船打撈模擬場景,還原化石經過底拖網作業從海底重見天日的過程,搭配由生物學組洪和 ...
20多年前,在中国台湾海峡发现的一个下颌骨化石,属于名为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的古人类种群。丹尼索瓦人最早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洞穴中被发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即日起至7月20日推出期間限定特展《丹尼索瓦人到臺灣》,不僅公開展示館藏「澎湖原人」真品化石,更首度呈現亞洲第一件以科學為本、結合藝術詮釋打造的「丹尼索瓦人模型」,邀請民眾前往,親眼見證這件跨越十餘萬年的人類演化證據。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携手国际团队,透过「古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馆藏澎湖原人化石原来属于「丹尼索瓦人男性个体」,首度证实丹尼索 ...
《赛先生》去年七月报道甘肃夏河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今天(4月10日)发表的《科学》杂志又刊登了丹尼索瓦人研究的最新进展[1]。 据古蛋白 ...
十年前,中国台湾的渔民从海底挖出一块颚骨。现在,科学家们说它属于一个丹尼索瓦人。 对在台湾发现的一块完美颌骨的分析,为我们研究丹尼索 ...
该成果刷新了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时间,并首次揭示了其生存策略。 这项研究负责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介绍,丹尼索瓦人是一支已灭绝的古人类,因最早发现于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穴而得名,与约43万年至4万年前广泛分布在欧洲的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