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携手,利用DNA分子自组装技术,首次实现了三维纳米电子器件的自主构建。相关研究论文3月28日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
我国学者利用DNA折纸二维晶格实现二维电子态的调制。3月18日,从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获悉,日前该校与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将DNA折纸二维晶格与二维范德华材料结合,构建出独特的二维软-硬物质界面,并观察到DNA折纸二维晶格 ...
借助RNA折纸,海德堡合成生物学家及其团队成功创建了合成细胞的一个重要结构组成部分——人工细胞骨架。这些仅几微米长的RNA微管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天然细胞结构的网络。据G?pfrich教授介绍,纳米管是朝着构建合成细胞迈出的又一步。研究人员在脂质囊泡中测试了RNA折纸,脂质囊泡是一种在生物学中广泛使用的简单细胞模型系统。通过所谓的RNA适配体,人工细胞骨架被绑定到细胞膜上。通过对遗传模板——DNA序列 ...
利用在物理学训练中获得的新见解来分析大规模数据集,作者发现大脑活动是按照分形层次结构展开的。细胞相互协作,建立 ...
DNA折纸技术基于DNA分子自身的折叠特性,通过精心设计,可构建出全新的生物结构。研究团队此次制作了超过50种纳米级别的物体模型,其中包括一个“纳米恐龙”、一个“跳舞机器人”以及一幅宽度仅为150纳米的微缩澳大利亚地图。 2017年,谷歌提出完全基于 ...
Luu和Wickham博士团队利用“DNA折纸”技术,通过DNA的自然折叠能力,构建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生物结构。这种技术不仅为纳米级物体的设计提供了全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