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消费资本论》中,陈瑜教授精准指出:“ 消费资本是第一资本,是资本之纲 。”消费不是终点,而是价值的起点;消费者不是韭菜,而是资本的缔造者。这种洞见颠覆了“消费是支出”的古老偏见,直接挑战了资本对利润分配的垄断话语权。
必须从《资本论》中的基础理论出发,认真审视人工智能新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新哲学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等,才能有效廓清上述质疑,捍卫《资本论》的科学性,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更富时代意义。原文 :《人工智能时代<资本论>的科学价值》作者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程萌图片 | ...
东方今报1月24日报道襄城县的59岁“农民学者”刘石增痴迷研读《资本论》40年,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专家的肯定和赞赏。最近,他在原著的基础 ...
所谓“双三元”电池,是指由三元电池和三元自生成负极电池组成的双核电池。在今年4月举行的超级科技日,宁德时代对外大“秀”肌肉,就重点介绍了这一技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称,双核电也有望帮助固态电池“扬长避短”,实现真正的应用落地。
原标题:红色金融路 || 一出版就轰动,有人为它奋斗了48年!这部巨著的思想火焰,在中国燎原……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 ...
为纪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和习近平同志考察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5周年,深入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写道:“《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这句话清楚地表明,马克思把《资本论》看作一部写给工人阶级的书,而不是为了参与经济学理论争论而写的学术著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在中国,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绕不开一个关键的 ...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总书记的“推荐书单”里,《资本论》经常被提及。比如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批评了“《资本论》过时”的错误观点;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
郭大力故居再现当年其翻译《资本论》的场景。 郭大力(1905—1976),原名郭秀勍,江西赣州人。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1923年入厦门大学学习化学,次年转学进入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哲学,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1928年春天开始翻译《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