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有人说“几乎所有古老的文明,其源头都有美好的诗”。华夏文明绕不过去的当然是《诗经》。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就不懂得如何说话。但《诗经》就只是一部诗集吗?《诗经》研究专家、北师大李山教授带你走进惊艳千年的文字背后的世界。文学只代表了 ...
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在寻觅消暑的办法。而利用冰解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 《诗经·豳风·七月》中“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其中的“凌阴”,即古代藏冰的“冰窖”。
《诗经》在越南的影响非常广泛,从政治到教育,再到文化,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早在汉朝时期,士燮就在越南推广儒家思想,使“通诗书、习礼乐”蔚然成风。李朝时期,统治者巧妙地将《诗经》中的伦理观念与本土信仰结合,赋予女性财产继承权。陈朝科举考试中,《诗经》题目占比超过三成。而在法国殖民时期,知识分子还将《诗经》中的亡国之痛转化为抵抗檄文,激发民族觉醒的力量。
作为五经之一,《诗经》不仅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且远播海外,对世界尤其是东亚、东南亚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学与汉字在秦汉时期已传到越南,随着汉武帝置九郡、推汉化,越南通晓汉学的人士渐多,《诗经》随之传入但影响有限。时至越南李朝,统治者崇儒意识渐强,儒家思想便由政治领域扩及文化、教育、学术等领域,《诗经》也得到了其后越南统治者的青睐。从15世纪越南黎朝起,儒学成为越南社会的主 ...
光明网新闻中心 on MSN13 天
光明文化周末:凝视《诗经》之洵美
与其说“季札观乐”,毋宁说季札在通过观乐凝视《诗经》的内涵。就是这个“听《风》而知始基,听《颂》而识盛德”的季札,凝视到了《诗经》洵美的内核,凝视的是《诗经》的精神品质。凝视出晶莹。循着季札的足迹,让我们跨过《诗经》的门槛,走进《诗经》,在春雨潇潇中 ...
南宋马和之的绢本设色画《豳风图》,全卷包括《七月》等七段,每段画前书有《诗经》原文。 明代周臣《毛诗图》,描绘了上古时期百姓的生活场景。 《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开篇。 “洵美”,来自《诗经》。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