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据史书记载,该经卷正是我国第一部木刻大藏经《开宝大藏经》,刻印于北宋时期,内中收录了唐僧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佛经。然而岁月沧桑,千百年后,流传下来的大藏经多有残缺,难窥原貌。广胜寺保存的这部大藏经便成了稀世孤本,自然异常珍贵。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数次走进广东潮州开元寺《大藏经》修复现场。第十五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的30名专业学员,正在对该寺所藏乾隆版《大藏经》开展第二期大规模集中修复。
90年前,长年失修的雷峰塔轰然倒塌,秘藏千年的经卷随之面世,“千年重光——吴越刻雷峰塔藏经特展”即日起在朵云艺术馆举行,首次向观众展示了这卷曾在雷峰塔中尘封千年,被吴湖帆、陈曾寿、沈尹默、叶恭绰等众多名家供养或歌咏题跋的千年文化瑰宝 ...
然而,它的命运始终是多舛的,还没有安稳地度过一段日子,日本军国主义又发动了侵华战争。 敦煌经卷存入京师图书馆后,清点总数为8679卷。当初敦煌县政府将藏经洞劫余经卷装车运京,第一批起运的准确数字是6004卷,沿途散失,到京后又连连被盗 ...
90年前,长年失修的雷峰塔轰然倒塌,秘藏千年的经卷随之面世,“千年重光——吴越刻雷峰塔藏经特展”即日起在朵云艺术馆举行,首次向观众展示 了这卷曾在雷峰塔中尘封千年,被吴湖帆、陈曾寿、沈尹默、叶恭绰等众多名家供养或歌咏题跋的千年文化瑰宝 ...
这种深深种在村民心底深处的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体现在他们对经卷、老宅、古街的保护上,也体现在他们对传统仪式、节庆的尊重上。只有这种认同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的古村落才能永远地留下来,成为后代子孙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羊城晚报记者数次走进广东潮州开元寺《大藏经》修复现场。第十五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的30名专业学员,正在这里对该寺所藏乾隆版《大藏经》开展第二期大规模集中修复。
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古籍,如何在修复师的手中焕发往日的光彩?现代科技与泛黄经卷,将会发生怎样的对话?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羊城晚报全 ...
即墨区博物馆珍藏了一部宋代用金银书写的书——《妙法莲华经》,1987年,这本精美的古经卷曾轰动中国文物界,博得“稀世 ...
11月28日,“《赵城金藏》最新发现经卷暨唐宋重要佛教典籍特展”在北京荣宝斋大厦启幕,以新发现的“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为核心,展出多卷 ...
《(传)鉴真尺牍》又名《(传)鉴真书状》,全称《(传)鉴真奉请经卷状》,现藏日本正仓院中仓19中的《尘芥文书》第35卷,为呈东大寺写经所借阅佛典的一般事务性文书。尺牍曾在2004年正仓院展第56回展出,材质为纸本,纸色较白,字行间用折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