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此外,环保、统计等系统的腐败也曾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称从“清水衙门”变为“油水衙门”。 2014年8月,人民日报在一篇题为《盘点清水衙门 ...
在不少人眼里,人防办是个“清水衙门”,何以成为油水丰厚、不受管束的“隐形王国”?窝案背后的深层问题发人深思。 “清水衙门”,多指那些权力相对较小、“油水”相对较少的部门。
原标题:刘明月:“清水衙门”不应是反腐遗忘的角落 在诸多政府部门中,人防办并不为普通群众所熟知,在人们的印象中属于“清水衙门”,但就是这样的“清水衙门”,竟然也发生腐败窝案 ...
据“新华视点”报道,扶贫办、农技推广站、民政局等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门”,正受到腐败蔓延入侵的风险,有些部门甚至成了腐败“重灾区”。这些腐败看似边角碎料,但积少成多 ...
原标题:起底“清水衙门”腐败:农机补贴2毛5被贪2毛1 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 ...
最近一条关于我国职务犯罪呈现四大特点的消息很有意思,请诸位读者多多留意。我说的很有意思,是不少媒体将 ...
2013年以来,东部某地级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乡科级以上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54件,其中涉及“一把手”案件134件。办案人员发现,近三年来,“一把手 ...
那么,“清水衙门”成了腐败“重灾区”说明了什么?又警示我们什么? “清水衙门”成腐败“重灾区”说明有权力行使的地方都可能发生腐败。以往,在人们的想象中,无权无势的“清水衙门 ...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 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长还要 ...
一些地方的“清水衙门”成腐败重灾区,并不是单纯的腐败问题。用报道中相关专家的话说,因为“许多民生资金是救济款、救命钱,这些腐败行为伤害的是最底层的百姓,严重侵蚀了国家政策 ...
比如各地的路灯主管部门,过去在人们眼里都算是清水衙门,可是随着反腐肃贪的力度不断加大,这清水衙门里竟也挖出了不少苍蝇。“小小路灯背后,往往是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巨额投入。” ...
本报讯人称“清水衙门”的鹿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却揪出了一条“大蛀虫”。昨天,鹿城区法院开庭审理该局原局长廖文华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