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文旅融合发展机遇的重要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应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科技赋能已经成为重组文旅要素资源、加速文旅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文旅 ...
3月29日下午,杭州文三路上的“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迎来了首期“遇见大家”文化讲坛的压轴场《甲骨文和中轴线》。 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名家马子恺先生,与山东管理学院教授、艺术学院副院长、黄河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玉教授一起阐述观点,探讨学问 ...
推动敦煌学走向国际化。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让敦煌文化触手可及。2023年“云游莫高窟”项目运用VR技术,用户戴上头显即可360度漫游洞窟,近距离感受九色鹿、飞天神女的灵动细节。2024年9月,“敦煌文化周”在哈佛大学推出AR体验,观众扫描 ...
作为“文化+科技”的全新场景,3月7日,敦煌第285窟VR漫游展在杭州文三街首发,人们在西湖边与敦煌文明来了场近距离接触。 在敦煌这片古老而 ...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让敦煌文化触手可及。2023年“云游莫高窟”项目运用VR技术,用户戴上头显即可360度漫游洞窟,近距离感受九色 ...
钟同学表示,她之所以选择北大考古系,除了自己本身的爱好,最重要的是受到前辈樊锦诗的影响。 这本是一件大喜事,可总有那么几个杠精出来煞风景。不是嫌考古专业没前途,就是暗示女孩不明智。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是南京博物院“文物里的中华文明”系列展之一,通过“日月初升”“航海传奇”“白银贸易”“无问西东”“美美与共”五个部分,展示14-17世纪,明代的中国人在与域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消解、重构“中国”与“世界”的天下观与世界观,为 ...
近日,浙江杭州。来自1400多年前,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285窟正式通过线上VR体验的方式与市民见面。自开业以来,前来体验的人数始终居高不下,周末更是火爆异常。通过“文化+科技”的手段,这一不对外开放的“宝窟”以全景式3D的形式“活”了过来,并跨越了数千公里的距离,在千年后的杭州西子湖畔大放异彩。(丁昊元) 责任编辑:【李季】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 ...
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敦煌文化正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焕发新生。敦煌飞天,作为中华文明瑰宝之一,以其轻盈飘逸的身姿、绚丽多彩的衣带,承载着千年艺术的精髓。如今,数字技术为这段悠久的文化赋予了新的表达形式,使其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走向世界。
作为“文化+科技”的全新场景,3月7日,敦煌第285窟VR漫游展在杭州文三街首发,人们在西湖边与敦煌文明来了场近距离接触。 在敦煌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莫高窟现存洞窟共计735个。为何此次与杭州市民见面的是第285窟?项目运营方、杭州傲雪睿视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