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春和景明,万物勃发。从山西运城夏县县城向西北方向约13公里,经过一片无垠的绿色田野,一处坐西北朝东南、红墙灰瓦的古建筑群出现在眼前,这便是纪念宋代名相、史学泰斗司马光的圣地——司马温公祠。时至今日,每逢年节,司马氏的后人都会来到这里祭拜先人,感受家风 ...
被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儿是谁?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提起他,你会想到什么?首先,一定是他编纂的历史名著《资治通鉴》。另一个是妇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马未都对古玩的鉴定很有造诣。他曾有过历史无真相,只是道理的论调。就像宋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马未都就认为在宋代时候没有烧制大缸的技术,所以司马光也没法砸缸。
林木葱茏的鸣条岗上,静立着历经900余年风雨沧桑的司马温公祠。这里,长眠着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以及他的先祖和子嗣共9代29人。
编者按 昨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活动鼓励阅读。如果回到古代河洛地区寻找阅读推广人,那可是名家迭出,蔡邕、欧阳修、司马光、苏轼……对他们来说“天天都是读书日”。即日起,让我们一起重温他们藏书、读书的故事,学习他们读书的方法。
人民网 on MSN9 天
司马光与并州的缘分
第二年,67岁的庞籍担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坐镇并州,司马光又跟随他调到并州任并州通判。
来自MSN4 个月
司马光砸缸救的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因选入小学语文教材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尽人皆知。教材选入这则历史典故的目的,旨在通过讲述 ...
这个人,就是主持编写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这块碑,是一块历经劫难的断碑。 这里面的故事,还要从大文豪苏东坡,以及他的文、他的字说起。 穿越山门,听风松柏。 林木葱茏的鸣条岗上,静立着历经900余年风雨沧桑的司马温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