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伏尔泰的讽刺小说《老实人》中,主人公坎迪德经历了种种灾难性事件后,最终选择在一个小农场上定居,过着简单而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看似宁静和平静,但故事的结局却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离群索居的生活是否真正美好?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结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观点,为现代读者提供一些启示。
伏尔泰回法国途中还被短暂扣押在法兰克福,因为腓德烈怕伏尔泰带走了他的诗作。 可见文人和权势者很难相处,帝王总愿意在自己身旁有杰出的 ...
新华社巴黎6月16日电通讯:一位思想家面向东方的凝望——探寻伏尔泰的中国情结 新华社记者刘芳 严明 巴黎七区,塞纳河左岸滨河路上,一幢普 ...
在1694年的今天,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法国诞生了。他就是享誉世界的伏尔泰先生。在他的诞辰日,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卢浮宫里又有哪些 ...
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是一位法兰西民族的先哲,因其学识渊博被视为“宇宙人”。法国人自豪地将自己的语言称作“伏尔泰的语言”。笔者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游学瑞士时,从莱蒙湖畔的洛桑慕名前往法国东南安省热克斯地区的费 ...
11月21日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诞辰410周年纪念日,法国各界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以缅怀这位法兰西优秀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历史 学家。在伏尔泰主要作品中,他根据元代杂剧《中国孤儿》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赫然在目,伏尔泰 ...
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有两个经典笑话一直广为流传:一则是询问中国与英国可有陆路相通否?可否经新疆打到英国本土;一 ...
伏尔泰,我让这个人辗转难眠,他写下滑稽的文字,他粗鲁的辱骂终将成为我的荣光,不论他是否愿意。 据然否斋主人介绍,他回国后查阅相关资料 ...
1916年起源于苏黎世伏尔泰酒馆(Cabaret Voltaire),但在包括柏林、巴黎、纽约在内的全球许多个城市几乎同时兴起的达达主义运动。达达主义者反对 ...
本文希望通过两个欧洲哲学家对里斯本大地震的反省,探求他们的哲思能给我们思考5.12汶川大地震带来什么启示。 伏尔泰的实时反应 里斯本大地震之后,欧洲宗教界不少人都视这次天灾为天谴,但因何事而受上帝惩罚则说法不一。欧洲哲学界的反应比较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