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依照冯友兰关于区分子学与经学的观念,经学的确立开始于西汉武帝时。西汉经学的显学是今文经学,但东汉时古文经学的发展就超越了今文经学,汉代以后今文经学更是默默无闻,而在两千年后君主专制制度即将崩溃的晚清,今文经学却重新兴起,成为最有 ...
该书虽然是作者少作,却堪称古史辨研究领域的力作,因为这是第一部探讨古史辨与今文经学关系的专著,出版已经近40年而影响力不减。 2020年9月10 ...
康有为亲身感受到习惯势力和正统文化的压力。但他没有放弃维新事业,而是继续寻找变革的途径。1889年,康有为在广州晤见今文经学家廖平,于是开始研究今文经,试图从中求得变法维新的学理根据。至1891年8月,康有为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14卷 ...
宋翔凤是清代的今文经学家,与刘逢禄同为常州学派的著名学者。刘、宋二人有很多共同点,他们年龄相仿,与常州庄氏都有姻亲关系,又都受到庄 ...
从学理上讲,经学传统表现为“今文经学”的经世致用与“古文经学”的实事求是两大学术价值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取向、经学思维方式等。一般说来,“今文经学”是指西汉董仲舒以后吸纳了齐学阴阳五行说的儒家经学,“今文经学”家尊崇孔子 ...
我国两汉时期,经学最为昌盛。西汉时今文经学盛行,当时立于学官的五经十四博士,全是今文经学。西汉末年古文经学逐渐 ...
然而,经学自身在汉代也是在不断的矛盾斗争中向前演进的,其中既有今文经学内部之争,又有今古文经学之争,亦有经纬之争。在经学化被动思维模式的主导下,不同学派的经学思想及其所衍射出的基本精神,制约着汉人屈骚评论的发展,促使其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 ...
昨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表示,网友误会了研究成果,《尚书》分为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 ...
皮锡瑞《经学历史》将西汉元、成帝以降直至东汉划为经学极盛时代。清人倡明“汉学”实为东汉古文经学,确与西汉今文经学不同。虽然东汉立于学官者仍为今文经学,但古文经学勃兴,经过从西汉后期到东汉的反复博弈,至三国之际古文经学已经无可动摇地 ...
成为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的开创者。 欧阳生,字和伯,西汉(前26年-公元25年)千乘郡(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幼习经学,受《尚书》于伏生 ...
这是一段历史——生于乱世,兴于盛世,漫长“隶变”,兴衰更迭与国运息息相关。 这是一场变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汉字从此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