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赵孟頫,一位卓越的书法家,在正书、行书以及小楷方面均有深厚造诣。其书法作品展现出圆转流畅、遒劲秀丽的独特风格,因此被世人赞誉为“赵体”。他与书法大师鲜于枢齐名,二人并称“鲜赵”,彰显其书法艺术的非凡成就。此外,赵孟頫还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三位书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经》作为一部重要的经典,其书法作品更是传承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从唐代到清代,许多书法家在这部经典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十大《心经》书法墨迹,各有千秋,你最喜欢哪一种?
就中国书法史研究而言 ... 同时还介绍了张充和藏沈尹默书于重庆的墨迹数件。而主要活动于20世纪下半叶的书法家江兆申(1925—1996)则为白谦慎 ...
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发展演变密不可分。从汉字起源及发展脉络来看,早期象形文字本质是概括的图形与简略图画。自甲骨文至金文、篆书、隶书,再至草书、楷书、行书,汉字经历了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的历程,亦可印证书法是从绘画中演变而来。
陆维钊(1899—1980)是中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重要开拓者,浙江平湖人。早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曾执教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 ...
《中国书法之美》第一次从中国美学研究 ... 不仅能直观地看到黑白线条、泛黄的斑驳墨迹,还能读到古代文人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弘道济世的 ...
东京时间2025年4月20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9时),由艺术东京、中国重庆华岩寺、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陈园诗女士策划的「东韵和鸣 墨香致远——道坚法师书法国际交流展」于日本东京葛饰文化会馆隆重启幕。本次展览以书法为纽带,汇聚中日两国 ...
“星途共耀,载梦航天。”百岁院士张履谦题写的墨迹如北斗引航,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时点亮“海上升明月,九天揽星尘”的主题,并串联起“星途共耀·第一季”的文化实践与征途,为文明远征写下新的注脚。
(书艺总会供图) (吉隆坡8日讯)阔别27年,被誉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现代硬笔书法教育之父”的传奇人物——庞中华教授,即将于2025 ...
就在不久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专题展览之一的“中国古代书画”经过新一期改陈后与观众正式见面,70余件清代书法墨迹和历代碑帖善本受到广泛关注。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和时代特征。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