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longdong Temple

大龙峒,或称大浪泵、大隆同,位于台湾淡水河与基隆河交口附近,今台北市大同区哈密街一带,是晚于艋舺而早于大稻埕的台北市旧聚落。 此旧聚落最早有文字记载地名的时期为1645年至1655年间的台湾荷治时期,是以荷兰文写成“Pourompon”,也有Pourompom、Paronpon、Paronghpot等拼法;1697年在郁永河的《裨海记游》中首次出现汉字地名“巴琅泵”, …
大龙峒,或称大浪泵、大隆同,位于台湾淡水河与基隆河交口附近,今台北市大同区哈密街一带,是晚于艋舺而早于大稻埕的台北市旧聚落。 此旧聚落最早有文字记载地名的时期为1645年至1655年间的台湾荷治时期,是以荷兰文写成“Pourompon”,也有Pourompom、Paronpon、Paronghpot等拼法;1697年在郁永河的《裨海记游》中首次出现汉字地名“巴琅泵”,黄叔璥《台海使槎录》作“大浪泵”。史载18世纪前,大浪泵社全境皆为平埔族族人所居,并无汉人。直至1709年泉州人陈逢春、赖永和、陈天章、戴伯歧合股立“陈赖章”垦号,向台湾府诸罗县申请开垦大佳腊地方后,才陆续有汉人进驻大浪泵。不过由1764年间平埔族业主玛老仍据多数土地之史载,当时大浪泵汉人人数并不多。
数据来源: zh.wikipedia.org